西元十七世紀時,卓千寺祖庭的創立者,法尊卓千貝瑪仁增 (一六二五年至一六九七年),帶著他的主要三位弟子,進入藏東康區的如堂峽谷。這三位弟子分別是:如日的德辰尼瑪照巴;如月的波珞南卡俄色;以及如星的饒絳天湃嘉誠。當時尊貴的第五世達賴喇嘛預言, 貝瑪仁增在藏東的利生事業,將對西藏的佛法弘揚有極大的饒益。
貝瑪仁增在神聖的如堂峽谷以及獅崇大雪山修行了很長一段時間。在那兒他多次親見了蓮花生大士,並得到蓮師指示要他建造一座佛寺。于是,他便與弟子們建造了這座宏偉的佛寺;佛寺包含了一座能容納三千位僧人的大殿,成為西藏最大的佛殿之一。貝瑪仁增與弟子們在此傳授大圓滿空行心髓多年,數千位西藏修行人來到如堂峽谷地區接受傳法,並在此修練大圓滿佛法。貝瑪仁增有六十四位以上的弟子在此地區證得了大圓滿虹光身。因此,如堂峽谷區域以神聖的竹慶聖地聞名。而這座佛寺──原名如堂鄔堅桑騰丘林,後來以大圓滿卓千傳承祖庭聞名遐邇!
世世代代以來,如堂鄔堅桑巔丘林(卓千祖寺)的金剛上師們,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持續不斷地護持、延續大圓滿卓千傳承法脈。數千位修行人達到證悟,卓千祖庭成為西藏金剛乘佛法的發展中心。逐漸地,卓千寺成長為遍及亞洲、包含七百座分佛、數萬名僧侶以及數百萬名在家修行人的佛寺體系。卓千寺持續地榮盛到上個世紀中葉。
卓千佛寺體系包含了祖庭卓千寺、大圓滿吉祥獅子五明佛法大學、大圓滿閉關中心,以及神聖的大圓滿天然閉關巖洞。
祖庭卓千寺是全西藏寧瑪傳承佛寺中,最宏偉也最久遠的其中一座。卓千祖寺和所有卓千分寺,都是由金剛上師們所管理。這些位金剛上師們包括:卓千仁波切、卓千波珞仁波切以及卓千格芒仁波切。卓千佛寺體系只遵循已證悟或有大圓滿極高正見、真實可信的大圓滿傳承上師們的指示。任何政治、財經、文化或傳統的力量都無法左右卓千寺的運作。
卓千寺有上百位仁波切及堪布(「宣說正法者」,相當於佛法教授),並有約為一千七百位的僧人駐錫全亞洲七百座分佛。所有卓千分佛完全是由卓千祖寺所支持。
每位年輕僧人都要接受:
五年的基礎語言訓練,包括拼音、文法、書寫,特別是背誦佛法經文。然後,這位年輕僧人就可能受出家
戒了。
兩年的密續佛法舞蹈(金剛舞)訓練;畢業後被稱為:強奔「金剛舞師」。
三年的佛法藝術工作及法事儀軌訓練;畢業後被稱為:丘奔「法藝師」。
三年的佛法音樂以及密續旋律訓練;畢業後被稱為:鄔慶「唱誦師」。
兩年的佛寺照料工作;畢業後被稱為:丘純巴「佛法護持師」‧三年秘密修行密續的經驗;經此訓練後,修行人被給予:籌奔「法師」的頭銜。
完成了所有以上訓練後,若是卓千寺察覺到他們的成績都合格了,這些僧人就有可能成為:多傑嶁奔「金剛上師」。
第五世卓千仁波切時期,卓千祖寺的佛法活動非常繁忙。為了一切眾生的證悟,卓千寺在一整年度中所舉辦的法事活動概述如下:
現在,許多在外國出生的卓千寺轉世化身仁波切們已難以再回到西藏。這使得卓千寺僅只剩下十位前輩仁波切。一些年紀較輕的仁波切們不得不擔負起引導卓千祖寺的重責大任。他們除了照顧佛寺裡的日常事務以外,還要指導八百位不同年齡的僧人、進行佛寺的重建……等工作。他們完完全全地獻身於保存大圓滿法統。
卓千祖寺最大的佛殿最近已由照巴庫誠仁波切重建完成,但許多其他稍小的佛殿卻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至今都尚未重建。很多項傳統佛法活動無法得到足夠的經費。隨著上一代上師、僧人相繼辭世,傳承的智慧陷入消失的危機之中。
傳統的法事儀軌與僧團的和合修行是佛寺事業的精要。今天只有老一輩的僧人才真正知道卓千寺傳統體系的繁複細節,然而年復一年這些在世的前輩僧人越來越少。在一九五○年的時候,約有一千七百位僧人,現在大概只剩下三十位還在世。許多較年輕的僧人想要留在寺裡卻很困難。佛寺沒有財源可以支援他們,卓千地區的居民也變得更窮困。不斷上漲的物價使當地人家難以提供給佛寺資助。
由於這些以及其他許多原因,年輕的僧人們被迫離開佛寺,放棄他們在佛寺中可能受到的教育。能夠繼續留在佛寺的僧人們,則比之前代的僧人要更辛勞工作五倍。許多西藏人都很關心卓千寺的傳統要如何繼續下去。身為七百座卓千傳承分寺根源的卓千祖寺,在維護佛法密續傳統上的失敗,已然給源遠流長的卓千佛寺體系帶來威脅。
過去三年間,我們的上師,法尊 卓千堪布闕噶仁波切以及尊敬的 給達仁波切,支援了卓千寺數百位年輕僧人們。我們希望未來能支援更多的年輕僧人,藉此在這緊要時期挽救大圓滿傳承。我們請每位人士幫助重建卓千寺、贊助僧人求學,或是協助僧人們尋得贊助者。我們誠摯隨喜您的功德。